2024年,易门县认真落实党中央、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省市工作要求,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全力抢抓一系列增量政策落地落实,持续推动存量政策发力显效,持续优化营商环境,

积极推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,全县民营经济实现稳步增长。

根据民营经济增加值核算结果,2024年全县完成民营经济增加值99.8亿元,同比增长4.7%。其中,第一产业完成民营经济增加值15.5亿元,同比增长6.6%;第二产业完成民营经济增加值26.5亿元,同比增长2.5%;第三产业完成民营经济增加值57.8亿元,同比增长5.2%

一、民营经济运行特点

(一)从民营经济比重和贡献率看2024年全县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99.8亿元,较上年增2.9亿元,同比增长4.7%,高于同期全县GDP增速(3.4%1.3个百分点,占GDP的比重为63.8%拉动GDP增长2.8个百分点,GDP增长的贡献率为81.3%。比重比上年同期(63.6%)提高0.2个百分点,贡献率比上年同期(60.1%)提高21.2个百分点。

(二)从民营经济三次产业看。2024全县民营经济一、二、三产业分别实现增加值15.5亿元、26.5亿元、57.8亿元,分别增长6.6%2.5%5.2%,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18.8%12.0%50.5%

(三)从经营主体看。2024年末,全县实有经营主体26963户,比2023年底的25141户净增1822户,同比增长7.3%。其中:民营企业4001户,比2023年底的3371户净增630户,同比增长18.7%,占经营主体总数的14.8%;个体工商户22417户,比2023年底的21251户净增1166户,同比增长5.5%,占经营主体总数的83.1%;农民专业合作社223户,比2023年底的211户净增12户,同比增长5.7%

(四)从民营经济投资增速看。2024全县民间投资增速同比下降4.0%比上年同期(20.9%)回落24.9个百分点;民间投资比重为59.9%,比上年同期(64.9%)下降5.0个百分点。

  二、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

(一)民营工业经济增长乏力。一是民营工业经济增速放缓。2024年全县民营工业增加值为20.5亿元,占全县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50.2%,按可比价计算,同比增长0.3%,较全县工业增加值增速(0.8%)低0.5个百分点。二是规上民营工业企业减停产及亏损面大。在60户民营规上工业企业中,减停产37户、占61.7%,亏损31户、占51.7%。减停产及亏损企业较多,影响全县工业经济向好发展。

(二)民营批零企业经营困难。一是随着消费者购买习惯、购买行为的变化,购置生活必需品一般追求更便捷和更高性价比,网购平台增长一定程度上分流实体店购买力,对线下实体店冲击明显;加之经营中商场租金、物流费用、人工成本的上涨,致使实体店成本压力加剧,销售业务萎缩。2024年全县3户民营限上超市零售企业2户负增长,下拉限额以上零售业增速1.7个百分点;3户超市零售额占全县限上零售额的比重较上年下降1.2个百分点。二是民营限上批发业企业减停面大。在25户民营限上批发业企业中,商品销售额呈负增长及停业15户、占60.0%实现商品销售额27.8亿元、同比下降17.7%减停企业较多,对全县经济形成负拉动。

(三)民间投资支撑不足。2024全县固定资产投资(不含农户)同比增长8.8%。其中,民间投资下降4.0%,低于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增速12.8个百分点;民间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59.9%,较上年同期下降5.0个百分点。民间投资增速的回落,对民营经济的支撑作用明显减弱

三、下步工作建议

(一)加大政策落实和帮扶力度。全面贯彻落实《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》,及时关注涉企相关政策及企业诉求,主动作为、靠前服务。重点加大对发展前景良好的民营企业帮扶力度,为民营企业提供宽松的创业、经营和发展环境,持续优化营商环境,坚定中、小企业加快发展的信心和决心,积极推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。

(二)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。依托园区建设,利用新技术、新工艺、新模式改造传统产业,着力推进水泥、食品、塑料、医药、陶瓷等传统优势耗能产业品质提升和转型升级,确保全县工业经济平稳健康发展。

(三)加大民间投资扶持力度。强化要素保障,确保易门晶科新能源有限公司、云南聚益诚和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、绿坤新能源多式联运物流等总投资8.29亿元的民间项目早日开工投产;结合易门实际,围绕农业水利、养老托育、地下管网建设、城市更新等领域,全力以赴谋划一批补短板、惠民生、促发展的优质项目,积极引导民间资本投资,激发民间投资活力。

 

注:根据我国国民经济核算制度和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,2023易门县民营经济增加值修订为96.9亿元。

 

(签发:杞荣寿       审核:杨娜       撰稿:杨勇      联系电话:0877-4962714